加快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023.12.14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简单来说,就是金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理念、流程以及业务等方面的延伸和创新。2016年8月,金融科技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可见加快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金融科技 创新 对策建议 战略布局 监管 数字化 基础设施建设
一、如何加快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其放在战略布局的地位
当前,由于世界形势多变及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使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也在上升,如何进一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众所周知,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金融科技归根结底还是金融;同时创新又与风险密不可分,创新对创新者自身有风险,创新的过程有风险,创新后还可能对其他人、事、物有风险,创新的结果及其应用也可能有风险。在“风险+风险”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出现,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观察期,在全面摸清创新本质、有效防控潜在风险的基础上,科学及时地出台有关政策制度让金融科技创新稳定固化为成熟业态。合理的政策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行业发展趋于稳定,犹如“定海神针”一般。
另外,由于我国金融科技行业在国际运营、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智库研究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仍然有较大不足,因此将发展金融科技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在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鼓励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积极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及激励政策”;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指出“优化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模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等等。可见我国对数字型人才、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已经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有关金融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也应该科学规划,落实到位,明确战略目标及发展路径,持续提升中国金融科技实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补齐当前金融体系的普惠短板。
(二)合理监管,鼓励创新
金融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特点,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监管,这个“强”不是单纯地指加强监管、严格监管,而是科学且有效地监管,可理解为加强监管的能力。
我国金融科技长期且普遍具有监管落后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在过去数十年,网贷行业从横空出世到蓬勃生长,再到逐渐黯淡,这与有关部门监管缺位、监管不当有较大的关系,从深层次来看,反映出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速度及目标不相匹配,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监管能力、监管手段均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开展合理的监管工作极其重要,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监管方案,注重结合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情况,由于我国东西、南北地区发展存在一些差异,地广人多的国情,在监管的时候最好是要细化到每个城市。
另外,很关键的一点,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就是金融监管应积极鼓励金融创新,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金融科技创新绝对不是“百害无一利”的,而是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和推动生态优化的必然要求。但如果在创新过程中出现导致虚拟经济发展严重超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可能还会导致其他各类风险暴露无遗,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各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要想提高金融科技创新效率,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金融秩序,必须要以审慎的风险监管为前提,做到“以监管促发展、以监管促创新”,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监管政策,最大化地提高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高度重视构筑金融安全的屏障,尽可能使金融行业的运行成本、内在损失和外溢风险最小化。
(三)加强金融科技领域研发,完善金融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
2018年8月9日,中国银行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把科技元素注入业务全流程、全领域,给全行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造用户体验极致、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构建以体验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的新银行业态。”足以见得科技、“数字化”在促进和推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没有技术,金融科技创新就无法前进。而技术的发展又需要专业型的人才,上文我们已经提及国家注重对数字化人才、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接着就是“用人”,利用人才加强金融科技领域的研发,聚焦技术创新链条的前端,积极跟踪金融科技的最新业态,加强对新技术前沿重大突破和有关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加强金融技术研发与国家重大计划衔接,建立有关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实验室,强化技术研究和管控能力。
互联网技术对各产业的渗透可以促进各行各业提升效率,引发行业的融合发展,也拓展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帮助金融业冲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和地域所带来的限制,在时效性、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消费者数据被过度采集、非法共享、随意滥用等现象层出不穷;交叉嵌套风险传播加剧;智能算法输入输出间存在大量复杂非线性变换和大规模神经元连接,由于中间分析决策过程不可见,容易形成“黑箱”,加剧风险;数字鸿沟问题愈发凸显等。
因此就需要加大对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此来支撑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这项工作既包括客户身份认证、多维数据归集处理等可以跨行业通用的基础技术支持,也包括分布式账户、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设施。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在支付清算、数字货币、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反欺诈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只有努力解决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实现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与启示
当前,全球化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时代期待更多金融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实现高质量快速度发展。金融科技创新对于凝聚金融发展新动能、深化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是引领产业变革、助力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金融科技创新还可以促进金融的自由化和一体化,使其逐渐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降低金融业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另外,还可以使国内各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实现不同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一体化,逐渐推动形成全球范围的融资格局,提高融资效率,提高资源配置率,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具有如此多的好处,同时伴随的风险和挑战也不容忽视。无论是国家、社会、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既要了解它的利益与好处,也要认识到它可能带来的风险与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规避这些问题,实现金融科技创新的最大化发展。西天取经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创新,因此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