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开源软件成为贸易战的重要环节
2023.03.22文章提到,2019 年美国向电信巨头华为鸣枪示警,拉起贸易战中的科技封锁线。华为手机过往基于 Android 开源操作系统搭建自己的程序与服务,但时任总统特朗普将华为列入黑名单,限制华为使用 Android 谷歌服务和应用商店。路透社认为,此举削弱了华为的海外智能手机业务,并向中国科技行业发出信号,表明美国政府愿意并能够将开源软件武器化。同样在 2019 年,GitHub 开始封锁伊朗、叙利亚和克里米亚的开发者。
面对美国的封锁,中国也有所行动。如
“华为建立了自己的开源操作系统鸿蒙,而 GitHub 现在面临着一家名为 Gitee 的中国竞争对手,后者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
让我们从头梳理:
2018 年 7 月 6 日,美国对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 25% 的额外关税。
2019 年 5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及其 70 家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之列,命令未经批准的美国公司不得销售产品和技术给该名单内的企业。
2019 年 10 月 8 日,美国商务部进一步宣布将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科大讯飞、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美亚柏科、溢鑫科技和依图科技八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2022 年 9 月,拜登政府决定延长对华加征关税。
……
2018 年中美贸易战开打,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对中国公司及机构的 “技术制裁”,不久,技术封锁便大肆蔓延至开源领域。对于处在贸易战中的美国来说,开源模式无法为其带来商业利益,反而会成为他国有利的经济基础,因此便为其套上政治的枷锁。
开源软件成为了中美贸易战重要的一环!
以前,中美之间的开源软件交流实际上比我们所感知到的更加深入与重要。比如在 2007 年至 2016 年初,开源操作系统 Android 为谷歌带来了 220 亿美元的利润,而在中国,Android 操作系统的占比长期接近九成。中国也是 GitHub 的第二大贡献者,是全球开源软件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当下,开源软件在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据艾瑞咨询《 2022 年中国开源软件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软件开源的成本效益层面,预计开源为企业项目节省 38% 的直接开发成本,其他成本和收益也应纳入考量。另一项全球性的数据显示,开源软件可以有效降低重新发明轮子的成本,加速了价值 4750 亿美元的全球软件业的增长。
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开源都本应是各国共同发展、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但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了这种经济互惠。美国限制开源软件相关公司对中国的开放,以此来切断部分开源软件供应,将开源软件当作贸易战的武器,造成开源阵营的划分与对立,悖离开源界一直信奉的“开源无国界”思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开源软件也是应对贸易战中技术封锁的重要反击力量。开源软件可以替代被封锁的商业软件,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力量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2019 年,华为开源自研操作系统 OpenHarmony,并持续推动 OpenHarmony 的国际化发展。国家也加强了开源软件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增强了对我国最大的开源软件代码仓库平台 Gitee 的支持。
2021 年,开源首次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系统布局“十四五”开源生态发展。从这些政策的制定,也可以看得出来,开源软件对于技术发展,对于贸易战争,也就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开源软件成为贸易战重要的一环
开源无国界,但是开源软件相关公司是有国界的。
路透社 Pete Sweeney 的文章 《Open-source software braces for trade war》指出,美国政府更倾向于针对公司入手,而不是开源软件,因为针对软件的“审判”不好操作。
自然,对于开源软件进行所谓的“制裁”是不成立的,毕竟开源无国界。
代码已经开放,相当于基于已有开源协议,将它捐赠给了全球开发者,属于公共资源,在法律上要阻止中国人访问开源代码可行性不高。而且用户普遍使用各种网络技术隐匿访问位置,做到反跟踪,使得技术上要禁止访问也很棘手。再者,都开源了,代码随处分发,哪里都找得到副本。
另一方面,假设中美关系继续恶化,而美国进一步意识到开源对于战场的重要性,那么他们“似乎不可避免地会开始想让中国难以获得有利资源,那么很可能会减少制造这样的开源软件。”
那么就搞开源软件相关的公司,它们是有国界的。
2019 年 7 月, GitHub 封锁了被美国贸易制裁的国家和地区的开发者账号,包括克里米亚、古巴、朝鲜、伊朗和叙利亚。GitHub CEO Nat Friedman 对此给出了“充分”的理由:“GitHub 受美国贸易法的约束,就像任何在美国开展业务的公司一样。”
其实一点毛病也没有,这不过是正常的商业环节。但肯定无奈。
GitHub 是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托管平台,有着全球体量最大的开源软件生态。跟许多程序员理解的不一样,GitHub 本身并不是开源的,而是美国的一个商业实体公司,受到美国政府的监管。尽管平日里相安无事,开源是无国界的,但一遇到科技战乃至贸易战需要它出手的时候,这种大体量反而成为了美国政府对外开刀的重量级武器,可以实现大规模毁灭性打击,把“开源背后的国界”刻画入骨。
美国政府把华为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后,谷歌公司按要求暂停了与华为公司的商业往来,涉及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方面,其中让开发者最为震惊的是,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被限制,华为只能使用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OSP),而原有底层谷歌封装的安卓开源生态相关的 Google Play 商店、Gmail、地图、YouTube 等应用和服务,不再可用。这对于华为来说是个打击,影响了华为在中国以外的智能手机业务。尤其是华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的欧洲,其手机业务受到强力冲击。
2022 年,俄乌真枪实弹地冲突之后,这种“国界”显得更为深刻。2022 年年初,受俄乌局势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俄发起新一轮的制裁,Oracle、SAP、Apple、Google 等主要的科技企业都宣布中止在俄业务,英特尔、AMD、戴尔、联想等硬件企业相继被外媒曝出已中断向俄供货。台积电也表示将遵守美国出口管制。
全球最大的开源集市,美国的 GitHub,自然也把俄罗斯封禁了。禁令浪潮从 4 月 13 日开始,并未区分公司和个人;至少有数十个帐户已被封锁,其中包括俄罗斯银行 Sberbank、该国最大的私人银行 Alfa-Bank 和一些其他公司的账户,以及个人个体开发商的账户。Sberbank 和 Alfa Bank 的 GitHub 账户最初尚处于被禁用状态,而后又从平台上彻底删除。
开源无国界,但是开源软件相关公司是有国界的,而很明显,由此带来对整个开源生态乃至供应链的打击是没有国界的。
这种由地缘政治引发的贸易战延伸到技术领域乃至开源领域的混战,十分可悲。面对这样“连带”的制裁,开源生态如此大受打击,开源还是纯白无国界吗?遥想当年,RMS 对人类自由文明的期待 ,以及后来 OSI 那群人对“开放协作”的耕耘,再看看当前的世界,开源因为贸易战而沦为打击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开源实际上有了国界,着实让人心寒。
引用前文所提路透社文章的结尾结束本文:
“Dividing the world into competing open-source camps would mark another reverse for free trade. It would also be a sad endorsement of the old adage that nothing is truly free.”
将世界划分为相互竞争的开源阵营将标志着自由贸易的又一次倒退。这也是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古老格言的可悲注脚。